找到相关内容288篇,用时10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平常用功

    功德(喜);愿:对待眾生平等(捨)。  做事:要有责任心、要尽心、尽力、要确实,要和人沟通、商量。万事要注意先、后、缓、急,彻底知苦、集(苦因)、灭(苦灭)、道(苦灭之道)。  讲话:声调要柔软、轻声,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1250321.html
  • 云南的南传上座部佛教

    宽严,和诵经的声调高低快慢区别。  信奉云南上座部佛教的信徒,男人一生至少到寺庙出家一次。一般在年轻时到寺院出家,即发心奉佛,又可以在寺里学习佛教和文化。出过家人才才能在社会上取得应有的地位,受到大家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24057440.html
  • 桑给契吉密续 ( 系解脱 )

    者剩下最后一口气至大体火化前,尽心尽力在亡者身旁,以和谐而低的声调,诵此密续的长轨或短轨以利亡者。  如何送密续: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曾说:“对此密续应有的三眛耶,是对它产生信心,即使是一刹那,也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3368167.html
  • 宽容他人何止是快乐

    供养,令佛陀受用后病情加重,纯陀为此深感惭愧。佛陀以一如既往的慈悲声调安慰并赞叹着纯陀:“纯陀啊!不要难过,你的发心是善的,你的供养是世间最好的供养,犹如当初苏嘉塔的乳糜一样,是至善至美的。”这就是佛陀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0474991.html
  • 张汝钊:从基督徒到佛教徒

    提醒她在海边游泳不安全,劝其不要再到那里游泳。几天后张汝钊拜谢印光法师,并送去《绿天·诗词集》。印光法师在评论张曙蕉的诗作时说:“观所作诗,其声调意致,实不让古人。但只是诗人之诗,其衷曲愁怨,似绝未闻...

    张雪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2585467.html
  • “永明体”的形成及影响

    。“由乎玄黄律吕”二句,是说颜色声音各随物所适宜;“欲使宫羽相变”四句,是说应使高低轻重不同的字音互相间隔运用,使语音具有错综变化、和谐悦耳之美。所谓“浮声”、“切响”,指字音的声调不同。大约浮声是指...运用,取得声调的变化流美,和谐动听,避免刘韶所说的“沈则响发而断,飞则声陋不还”的毛病。“一简之内”四句,和《南史,陆厥传》的“五字之中,音韵悉异;两句之内,角徵不同”意思相同,都是强调五言的一句和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42964763.html
  • 往生路上的歌唱:净土宗的音乐与音乐哲学

    念佛仪赞,是依照《无量寿经》,不仅声调有要求,其文词也很入声  闻藏法门,以下念佛声仪可见一唱众和的形式,括号中即是众合唱声:  第一会时平声入(弥陀佛),第二极妙演清音(弥陀佛弥陀佛),  第三盘旋...所谓“转读”,其实即是咏经,它不同于“歌  赞”。简单地说,“转读”是结合中国语言乃至方言声调的拉长咏诵,即古  之“长言”,还不具备音乐旋律的特点,而“歌赞”是可以韵入管弦的旋  律,即是真正的音乐...

    听 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869612.html
  • 论宗教与词体的兴起

    民族化的过程,曾影响中国诗歌之发展。陈寅恪在《四声三问》中说:“中国文士依据及摹拟当日转读佛经之声,分别定为平上去之三声。合入声共计之,适成四声。于是创为四声之说,并撰作声谱,借转读佛经之声调,应用于...公为聚众谭听,假托经论,所言无非淫秽鄙亵之事。不逞之徒,转相鼓扇扶树,愚夫冶妇,乐闻其说,听者填咽,寺舍瞻礼崇奉呼为和尚。教坊效其声调,以为歌曲。”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注意:一是“谭说”通俗化所取得的轰动...

    陶尔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4640852.html
  • 敦煌本唐代净士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

    急念 阿弥陀佛   据此可知,五会念佛其实是一种会聚徒众用具有旋律特点的、声调具有高低变化、又以节奏由慢至快贯通起来的特定念佛形式念佛的修行法门。   当然,此处的“念佛”并不仅仅指称念...,面西而礼。次作散华,请佛来入道场。然(后)念阿弥陀佛,并唱诸赞。”〔24〕法照还对许多赞文的念诵声调作出明确规定,如广本卷中(P.2066)在《净土乐赞》、《六根赞》两篇较长赞文的中部注明“此后渐急...

    张先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4752839.html
  • 论隋唐五代福建的开发及其文化特征的形成

    反映了这一时代中原音韵的基本要素。当代普通话继承的是明清时代的中原音韵。将《切韵》、《集韵》与明代的《洪武正韵》相比,就可看到:明清的中原语音与唐宋中原语音有巨大的区别,例如,唐宋中原声调有八种,而现代普通话却只有四种声调;唐宋中原只有15个声母,而现代普通话有21个声母。中原音韵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,应是宋元之际北方民族大举南下对汉民族语言产生冲击的缘故。但北方民族南迁主要停留在中原,而中原汉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75254120.html